
費城的賓夕法尼亞州獸醫研究中心(Penn Vet)的獸醫兼動物行為學主任卡洛·西拉庫薩博士(Carlo Siracusa)表示,寵物在哪裡睡覺「取決於動物的性情」,「有些狗對外界刺激的反應比較強烈。所以,如果狗睡在床上,主人一翻身,無意中踢到了狗,有些狗會被嚇到,因為恐懼而做出反應」——咆哮或吠叫,吵醒睡眠者。也有些狗一點都不受影響。「如果沒出現什麼問題,主人樂意讓寵物在卧室裡睡,或者在床上睡,我覺得沒什麼問題。」
他還表示,和人類睡在同一個房間或同一張床上並不會讓狗覺得自己很了不起。「狗知道自己與人類的關係與它們與其他狗的關係不一樣,它們調節自己與家中人類的互動,並不是為了建立等級關係,」他說。
有些狗並不適合待在卧室,比如非常年輕或年老的寵物,可能無法安睡一整晚,或是生病的寵物、活躍的寵物,它們在受到驚嚇或突然醒來時可能會帶有攻擊性。此外,西拉庫薩表示,如果家裡新添了寶寶並且將和父母睡同一間房,可能卧室就不再是一個適合讓寵物睡覺的好地方了——他說那並不是出於擔心寵物會使嬰兒窒息,而是因為那麼多人和毛茸茸的身體擠在一個屋子裡,空間可能是個問題。
如果寵物已經睡在了你的床上或卧室裡,並且影響了你的睡眠,你可以一步步地把寵物從卧室中轉移出去。西拉庫薩說,最好是循序漸進的轉移,而不是突然就把寵物踢下床或丟出卧室。這可能意味著,首先要讓狗離開床,轉移到卧室內其他舒適的地方,然後才把寵物移到門邊。關鍵是要為寵物創造一個相似的睡眠體驗。他說,狗可能會被人的床鋪吸引,尤其是當它們的位置較高時,「因為它們會感到舒服,並且在戰略上處於有利位置」,能讓它們觀察到周圍的環境。創造一個同樣具有戰略性的位置,有可能意味著也需要有高度,或者有能讓狗鑽進去的被褥,或者靠近暖氣片,模擬出人類在床上的溫度。
有些狗從來不想和主人一起睡覺,尤其是當他們的主人晚上會打鼾或者會經常動來動去的時候。「狗睡覺的時候想要一個安全的空間,不想被打擾,」就和人一樣,他說。

要為新來的狗找好睡覺的地方可能會費些時間。當娜塔莉·哈斯廷斯(Natalie Hastings)和丈夫把這條70磅重的鬥牛拳師混血犬米奇(Mikey)領養回家時,他們一開始曾試過讓它睡在床上,但它動靜太多,他們便把它移到了沙發上。但等到米奇對這個家更加適應,晚上睡得更加安穩的時候,就不再這樣了。每當丈夫出差,它就會和哈斯廷斯夫人一起在床上睡覺。哈斯廷斯夫人說,它現在一直在床上睡了,能幫她更快入睡。
「我很難平靜下來,而它的呼吸又很有節奏感,」她這樣評價米奇。「和白噪音差不多。並且它真的很暖和。」
克拉恩說,她下一步會對更多的狗隻及其主人進行研究,並觀察床上有一個人或兩個人是否會有差別。
她還想對貓做一個類似研究,儘管兩者顯然是完全不同的動物。除了菲比之外,她還有一隻4歲的貓——奧利弗(Oliver)。它可以在全家除了卧室以外的任何地方睡覺,因為「這隻貓會到處溜達、抓撓、喵喵叫,」她說。大多數的狗可以被馴化,但「我認為貓會做自己想做的事情。如果它們半夜餓了,它們並不介意」吵醒你,她說。
貓咪奧利弗拒絕置評。